雅意陶风
王祥
黄少华主要创作中国画,颇有成就。今年又新创作了一批陶板画,让人眼前一亮。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源于修养, 她的创作空间本来就很宽。
陶板观音系列之一 25X20cm
陶板观音系列之二 22X30cm
陶板观音系列之三 20X20cm
陶板观音系列之四 20x20cm
她的老师周思聪先生曾撰文评价:少华是将文人画高品位的笔墨与民间艺术绮丽的色彩和夸张的造型结合起来同时汲取,好比古琴和秧歌腰鼓的齐奏。这个评价非常准确。
陶板人物系列之秧歌22X30cm
陶板人物系列之澈20X20cm
陶板人物系列之风筝一 22X17cm
陶板人物系列之风筝二 22X30cm
刀与笔的通感也是文人画与民间艺术互动的契机。拿陶艺举例,唐三彩以塑型为主,宋三彩则开始划花填彩,用刀如笔,刻画人物、花卉,引进绘画元素,极大地丰富了三彩器的艺术感染力。
陶板人物系列之风筝三 22X30cm
陶板人物系列之风筝四 22X30cm
宋代五大名窑,尤以定窑釆用划花工艺为最,刀法成了后世品鉴的重点。明初曹昭撰《格古要论》说定窑瓷器 :"土脉细,色白而滋润者贵,质粗而色黄者价低,外有淚痕者是真。划花者最佳,素者亦好,绣花者次之。"
陶板系列之花卉一30X22cm
陶板系列之花卉二 20X20cm
陶板系列之花卉三 22X30cm
陶板系列之花卉四 20x20cm
《格古要论》首次提出的鉴赏三要点,胎、釉、刀,代表了文人的喜好。竹刀划花好于全素者,素白没有装饰的定瓷,又好于模具印制花纹,这种品级划分凸显了定瓷刀法的审美。竹刀入半干瓷胚,斜刀为主,单双刀兼施,长线条划花所谓"半刀泥",形成刀法特点,具体每件作品都有区别,形成审美趣味。我读《红楼梦》,写薛宝钗住处,“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正是宝钗不尚奢华,不用官窑定器,只用土窑定器,不取胎釉,只重素白划花,取其刀笔的审美意味。
陶板人物系列之春30X22cm
陶板人物系列之夏20X20cm
少华这批陶板画是在界首创作的。界首的点彩陶源于唐代,属于三彩系列。在一千多年的传承中,镕入了包括戏曲和民俗在内的民间艺术的审美。由于商品大潮的冲击,民间艺术趋于凋敝,虽然有情怀的民间艺人仍在坚持,但是由于产品减少,工匠的熟练程度也打了折扣,艺术水平也有待提高。少华在界首烧制陶器,就像是回了一趟娘家,把中国画家的现代审美注入到民间艺术中去,做了一次创新的尝试。
陶板人物系列之梦20X20cm
陶板人物系列之秋20X20cm
陶板人物系列之惬30X22cm
陶板人物系列之韵22X30cm
中国画是诗、书、画、雕四根柱子撑起的庙堂。成熟的画者要有这四种基本修养。少华的画像田园故事,民谣风,纯朴的情调,淡淡的乡愁,很有诗性。她的书法很好,笔性内敛、笔意朴厚,保证了绘画的书写品位。她的画不仅吸收了民间夸张的造型,还来源于汉唐以来,人物画、壁画等气质的影响。雕刻就是用刀。宋元以上的雕塑、陶艺,明清以来的篆刻,是中国画形式美感的重要来源。毛笔用好了,就想动动刀,用笔如刀,用刀如笔,互相影响。所以少华跨界,创作点彩陶板画,是自然而然的选择。
陶板系列之鹅 20x20cm
陶板系列之花卉五 22x30cm
陶板系列之花卉六 20x20cm
陶板系列之花卉七20x20cm
我仔细地观看少华创作的每一件作品,无论是田园劳作、花鼓灯舞、花草器物,都洋溢着浓郁的新的生活的气息,构成和刀法积淀了少华多年中国画创作的经验,笔墨韵味转化成刀法的多重效果,丰富性已超越了民间刻花的相对单纯,把文人画的雅致和民间陶艺的淳朴结合得很好,创新而不违和,具有很好的学术价值。
少华的点彩陶板画创作,是一个新课题,我相信会获得更多有识者的喜爱和关注。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